杨耀先生信笺纸上画山水,意境深远,别有天地

2018-01-12 14:17:00来源:大众网作者:

杨耀先生在与病魔抗争中仍坚持写字作画

  大众网讯 近来,有幸欣赏到杨耀先生晚年精品力作,一幅幅山水画,萦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仅看图片的话,根本不相信这是在不足一平尺的信笺纸上画的,面对这种意境深远,山水豪迈的气象,也不会有人想到,是杨老拖着病体,在去世前的一个月所完成。先生的女公子专门拍图发我,让我不胜感激。

  她告诉我,“这些小品用纸是我给父亲买的信签纸。当时父亲让我买适合毛笔书写的信笺纸。我从网上给他选购了好几种,有竖红线的有洒金的有仿古的,他把所有白色的用来画小品了。”我想告诉她,杨老晚年病痛缠身,不能去画大画,只能在小纸上排遣胸臆,悲哉!

  

  其实,她还不知道,杨老的这些画作,我和欣雅堂早在老人去世前一个月就已经看过真迹了。老人当时说下次出诗集时要用,不能相赠,而把写在信笺纸上的几幅古人诗句馈赠我们留作纪念。今见杨老题在信封上的话,欲哭无泪,他说“杨耀子虚氏,书古人诗句,予上年至今,髪荆归后,贱体多恙,苦甚乃于苦痛中书之以遣痛苦,谁能解焉。贰零一七年元月十四日凌晨灯下。”先父与杨老都是患肺癌去世,临终都是身体消瘦如柴,病痛来袭,面色枯黄,汗如雨下。当日家父病痛时,手不能握书。而杨老写字作画以排遣苦痛,犹如关云长刮骨疗毒之时读《春秋》。

   

  杨老一生画山水,也遍游祖国大好山川,他胸中有丘壑,笔底生云烟,一笔一笔写来,笔笔雄浑质朴,笔笔声情并茂,他是把万千苦痛、一腔热血,一生依恋都凝于笔端了,墨色之中必定有他疼痛时的汗珠,有他怀恋时的热泪,每一幅都是他“悲欣交集”的生命之作。

  很多画作他注明是画的哪,是哪一座山,是哪一面湖,是哪一条江,如黄山、华山、阿尔泰山,如浔阳江、桐庐江、富春江等等,他把最美好的记忆,精准的留在了画面上。每一幅都像是写生作品,却又的的确确是杨老胸中之块垒,信手拈来的,有树,有房子,有船只,有人迹可寻,有天地之美的大意境,是活的,灵动的,充满着生气。欣雅堂曾说杨老画的树,哪怕是一个枝条都是舞动的,柔韧的。这可谓杨老生前绝笔,然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暮气”,水墨交融,更没有半点的燥气,简洁隽永,一笔不多,一笔不少,简直是上天恩赐的精品之作。

    

  有朋友说,这是大写意,是粗线条。我喜欢这粗线条,看过杨老的这些“粗线条”,我不再喜欢其他人的山水了。这种力可抗鼎的笔力彻底征服了我。近来市场上冒出好多“赝品”,构图可能很像杨老的,但是这种天生笔力,是难有人能模仿的,更何况那种生动鲜活的神韵。

  这批小品画中,我印象较深的是那一树杏花。杨老说他的夫人最喜欢杏花,那次,他找出为夫人扫墓的照片,给我们看,一树一树的杏花,说有一枝伸向夫人的墓碑,开得最美,最茂盛,还说那儿风景很美,他很快也会去陪着夫人。然后念出一首诗,可惜我没能记下来,让杨老的女公子查找又没有找到,觉得非常遗憾。也可能就是杨老题杏花的这首“年年二月盼春归,醉望中山莫尽机。但企人间长若此,老耆忽似返孩童。”(谷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