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抒胸臆 抉发内美

2017-11-15 14:46:00来源:作者:石寒

  直抒胸臆 抉发内美

  ——杨耀先生的中国画艺术

  石寒

  

  杨耀先生

  

  《走向世界》杂志2017年第43期进行刊发

  中国山水画之所以不同于西方的风景画,原委在于中国山水画对自然风景从视觉、形象到审美的一种超越。就是说,自然风景在中国画家眼中,仅仅是一种载体、一种符号、一种象征。山水画所要表达的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意境、甚至就是一种心情。而这些东西已然超越了风景画所呈现的一切视觉上的感官认知。是的,这些东西就是所谓的“道”。所以,“山水以形媚道”成为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志趣。山水自然的形貌当然不能全然不顾,然而,遗貌才能取神。诚如佛家所言的“一切如实”,然而又是“万象皆空”。这种极具辩证思维的观物取象深刻地融进了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孔子的“不偏不倚,允执其中”。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不偏于物(客体),不囿于心(主体),既不唯物,也不唯心,而是涵容了主、客关系,即“天人合一”。这个一,其实就是三。三生万物,此之谓也。具体到艺术语言的表现手法上,就是“写意”。这个“意”涵盖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属于审美系统;其次是“写”。这个“写”属于艺术本体系统,即语言、语汇、语境。在中国画里,就是笔墨范畴。深刻地认知笔墨文化、全面地掌握笔墨语言、建构崇高的笔墨语境是中国画家毕生修行的功课。作为中国写意画,只有在笔墨本体上建构自己的艺术世界,才能彰显出真正的中国画精神。从艺术本体和规律上讲,笔墨没有尽头,也没有什么古典与现代的分别。它是超越时代的。很多人并不理解石涛“笔墨当随时代”那段跋语的真正本意恰恰是反对笔墨跟随时代的,石涛的艺术主张恰恰是崇尚古意而极力反对笔墨的各种新花样。所以,“笔墨千古不易,经营因人而异”才是中国画古典与现代、共性与个性、传统与发展的精神本旨。深入笔墨文脉,建构笔墨语境正是杨耀先生一生的追求,也正是他艺术卓然成就的中心关捩。

  不事张扬、默默耕耘、淡泊名利的杨耀先生近年来几乎被画坛遗忘。直到他撒手人寰,人们观览他的遗作,细细品味,才发现他的艺术价值以及他的艺术精神所蕴含的力量和伟大。“国有颜回而不知”,难道不是我们这个肤浅而浮躁时代的耻辱和悲哀吗?好在,作品是活着的杨耀先生。好在,历史是时间老人书写的。深入研究杨耀先生,不仅有利于梳理当代中国画史,更有利于对中国画精神本质的正本清源,也有利于人们深刻认知中国写意绘画的文化内涵及其意义。

  写意,是中国画艺术语言,也是中国画审美精神。落实到具体的笔墨经营上,首先体现在“写”上。写,即笔法,亦即谢赫《六法》中的第二法“骨法用笔”。笔法是写意画语汇中最为关键的核心内容。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物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黄宾虹先生说:“筑基于笔,建勋于墨。笔墨之妙,全从笔出。”所以,笔法是关键之关键。具体说来,作为笔法的“写”一方面它涵盖了书法的基本语汇,诸如提按转折、一波三折、内偃外拓、一阴一阳等等,意在充分体现出线条的生命张力与审美内涵;另一方面又体现书写时的精神意趣,诸如抒发情感、流泻心境等各种心理活动与体验。也就是说,这个“写”既是物质的、空间的,比如应物象形;又是精神的、时间的,比如寄托情志。观杨耀先生的作品,其用笔没有描摹、刻画、做作的弊病,全然是一笔一笔写出来的,和他的书法用笔一以贯之。细观杨耀先生笔墨,随意中有节有脉,乱而不妄,整而不板,有起止,有往还;提按顿挫、正侧逆转,虚实相发,有节奏,有韵律。可以说,笔笔有法度,笔笔有来历。诚可谓万法归宗成一画,涵融须弥于芥子。杨耀先生用笔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重要的是我们还能深切地感受到杨耀先生运笔挥写时的那份从容、自在、闲适的自信。而且这种感受非常强烈,为什么?古人云:“书为心画”、“书者,舒也”。虽然说的是书法创作,其实,用在中国写意画上一样恰当。所谓“相由心生”,这里的“相”不仅仅是容色、体态、气质,还包括一切行为的延伸与迹化。笔法就是行迹,线条就是迹化,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完全可以通过他笔迹的自然流露而呈现无误。杨耀先生用笔自然,不凑迫、不局促,信马由缰,达到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状态。所以说,杨耀先生的用笔是很惬意、很悠然、很自信的心境流淌。那么他这种崇高的自信又是源于哪里呢?是的,源于他对笔墨本体的深刻认知和把握,源于他对中国画精神内核的高度觉识与领悟。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超乎常人的觉悟,内心自然会很强大,同时也就充满了崇高的自信。那种“与道偕行”、“与道俱适”所带来的那种自足与充实,是浮名浪利、功名富贵所不足以累其心的。我以为,这也是杨耀先生数十年能够甘守清贫、不求闻达、不事炒作的原委所在,因为他真的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包装作秀,更不需要那些有辱斯文的趋炎附势。也正因为如此,所以透过他的笔墨痕迹,我们能够体味到杨耀先生鼓荡在内心深处的那种洒然与超逸、自信与自在、悠游与从容。

  石涛说过:“笔与墨会,是谓氤氲。”氤氲就是笔墨浑融的状态,人们常说的“笔精墨妙”就是这种氤氲的体现。杨耀先生早年受到齐鲁大家黑伯龙的亲炙,而黑伯龙最见功力的就是用墨。杨耀先生深得其法,尤其是那些大面积的淡墨宛如温润的璞玉沉郁而曼妙,元气淋漓。杨耀先生对于黄宾虹的“七墨”亦颇多颖悟,画面上墨色的丰富流变呈现出万象错布、神工玄化的迷离美韵,给人一种幽眇无尽的审美体验。笔主点线,墨主块面。块面其实也是点线的扩大与延展。所以,诚如黄宾虹所言,墨法之妙,全从笔出。笔墨是相互表里的,同时,笔墨也凝聚着作者的气度与风骨,这一点古人说得很明白:“笔有气骨,墨亦有气骨,墨之气骨由笔而出。”(清·布颜图)杨耀先生的笔墨境界充分体征了笔墨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蕴含的东方审美情趣。所谓的气骨,不仅仅是技术语言的锤炼,更是一个人精神气质、文化向度的反映与折射。杨耀先生一生不媚俗、不从流,恪守读书人的一份傲骨、一种本色。歌德说:“品格换来品格”,杨耀先生笔墨中所彰显的文人风骨恰恰是他人格的体现、精神的告白。所以说,对于中国画而言笔墨不止于一种艺术形式的价值范畴,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远远高于绘画意义。所以,古人才一再强调“人品不高,笔墨无法。”也就是说,笔墨拙劣的画家,他的人品也高不到哪里去。听起来似乎很玄,其实很简单。因为人品包含了道德操守、文化修养、才情识见等综合因素。而这些因素决定了一个艺术家认识能力的程度。所谓“认识论决定方法论”,对于一个认识能力比较低的画家,那么他的笔墨语境也不可能达到高深。杨耀先生的艺术再一次证明了这句颠扑不破的古训所包含的深刻而又浅显的道理。

  中国山水画从来就不是作为一种风光图片来供人欣赏的,而是籍自然山水符号来辅助人伦,进益道德境界的。通过审美活动,试图获得对“道德”的理解与体悟。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智之乐,是天“道”赋予人的一种人“德”,从而,建构起一种“天人合一”的道德关系。中国文化最终极的价值就是“天人合一”,通过这种审美体验,以期获得一种崇高的、理想的人生境界。所以,中国绘画史的主线是山水画,而山水诗派也成为中国诗歌史上重要的流派。蔡元培先生说:“中国画的渊源是中国哲学。”从这意义上讲,中国画的哲学意义又远远高于它的绘画意义。古人所谓的“五日一石,十日一水”绝不是在画一片风景,而是在体验人生的存在与意义。也正是如此,中国书画是为人生而艺术,而不是西方绘画的为艺术而艺术。品读山水画,体味的不是画面上描写的什么地方,而是体味画中所传达的某种意境。李可染有句话:“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他说得太对了!意境来自笔墨精妙,来自文心陶钧,来自人生感悟,来自生活积淀。既有画内功夫又有画外工夫的蒙养才能经营出高远深邃的意境。杨耀先生学养渊博,志趣高洁,加之诗书画印俱有深厚的修养。所以,他的山水画意境隽永、深远,超尘脱俗。在他笔下,无论是崇山峻岭、名山大川,也无论是平沙浅渚、小桥流水,哪怕是极为寻常的一树一石,即便是寥寥几笔,而画面上所冲融的意境却总是那么引人神伫、流连。李可染讲意境须有画家的意匠经营才能体现。杜甫有诗曰:“意匠惨淡经营中”。可见,经营意境的难度。而意境又往往决定作品的格调和境界。整体上看当代中国山水画,意境贫薄、格调平庸几成不争的事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笔墨拙劣、修养肤浅、学识贫乏。大多数人对笔墨本体的认知很浅薄,更不要说对中国哲学精神有深切地了解、思考与体悟。处在这样一个肤浅而又浮躁的时代,要建立文化自信,我想,首先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及其规律。杨耀先生的非凡成就一方面就是建立在他对中国艺术历史演变及其规律的高度认知与把握上的,所以,他才坚定美学信念,心无旁骛,情不外弛,一手深入笔墨内核,一手伸向自然造化,建构起自己的笔墨世界;一方面他博览多识,修养全面。所以能够文心涵泳,形诸于笔墨之中,幻化于纸上云烟,以他精湛的笔墨语境向人们宣示东方艺术的无穷魅力。

  解析杨耀先生的笔墨世界,我们可以发现笔墨内在所蕴含的本体意义。因为在笔墨语汇中笔法是根本,而笔法源于书法。对书法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实践、不同的功力以及个人不同的禀赋、个性、学识、才情,加上材质的喜好等等,反映在作品中便有不同的笔墨结构,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笔墨语境。所以,笔墨从来就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一种根据个人的不同造化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动态景观。所以,笔墨自身的生命张力使得笔墨永远处在被开发、被焕然、被经营的状态之中。也正因为如此,笔墨无所谓新旧,也无所谓时代性,惟有雅俗的严格区别。但凡高雅的笔墨,无论新旧,都是好的;但凡拙劣的笔墨,即便再新颖、再个性,也是不好的。

  由于西方造型理论的大量涌进,人们已经习惯用西方造型的理论、观念来品评中国画,觉得很时髦、很国际,其实是极其肤浅的认知。事实上,这种语焉不详、似是而非的“西化”解说既无益于中国画的创作,更无益于人们对中国画的准确认知。当年傅抱石、潘天寿提倡“各自发展”、“拉开距离”,今天看来是何等的真知灼见!又是何等的高瞻远瞩!黄宾虹“国画民族性,非笔墨无以见”的思想主张,对于今天人们深刻认知中国画,建立文化自信,不啻是振聋发聩的一记棒喝!回过头来再读杨耀先生的作品,我相信我们能够深切地体悟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也能够深切地感知到杨耀先生内心深沉的、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他用纯粹“中国式”的艺术语境淋漓尽致地倡扬出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我不敢断言杨耀先生的艺术追求可以代表中国画未来发展的学术向度,但我坚信杨耀先生的艺术成就是中国笔墨文化为个体的神圣圆成可提供无限可能的再一次有力的明证,同时也必将给那些“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者”们再一次以无声而有力的回击。

  2017年9月17草于我闻楼

  杨耀先生作品赏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董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