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动态

慈禧瓷器揭示一个女人的深宫岁月

2013年12月02日 08:55作者:戴岱来源:北京青年报

“故宫珍藏——慈禧瓷器展”目前正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光绪时期的“大雅斋”款瓷器,或许正是为这两处建筑特别烧造的慈禧皇太后专用瓷。在这以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与光绪三十年(1904年),御窑厂为慈禧太后60岁、70岁生日大寿庆典,而烧造万寿节用瓷。

  “故宫珍藏——慈禧瓷器展”目前正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展出的百件套瓷器是故宫所藏清同治、光绪年间最具代表性的官窑精品。展览以慈禧个人用瓷为主,有杯、碗、碟、果盘、花盆、鱼缸、捧盒、痰盂等精美瓷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慈禧当时精致的生活状态。

  有人说,慈禧的瓷器,是这座没落帝国最后的颜面,它们深居皇宫,看尽繁花散落,装着满腹不能言说的故事,它们有着共同的主人——慈禧。慈禧的瓷器,是晚清制瓷业的一道独特风景,但在这道风景背后,却有着一个女人从青葱岁月逐渐步入迟暮之年说不尽的情感经历,也映射出那个没落帝国的余晖。它们都被烧入这些瓷器中世代流传……

  同治大婚用瓷——

  宛若30岁慈禧的心境

  同治皇帝该大婚了。作为母亲,儿子的婚姻大事是断不能马虎的,更何况他是家中的独子,又是大清帝国的皇上。于是,同治六年(1867年)宫里便开始了大婚典礼的准备。

  同治六年三月,宫廷造办处交下预备将来新皇后所用的瓷器画样,发至刚刚从太平天国战火中恢复过来的景德镇御窑厂,下令加紧烧造。然而,由于处在战后恢复期,御窑厂工艺失传、工匠流失,即使督陶官景福也要用两年时间才能全部烧齐,瓷器还得不到清宫内廷的首肯。

  同治八年(1869年)清廷传旨,认为完成的一万零七十二件皇帝大婚瓷器“烧造粗糙,不堪应用”。皇帝的母亲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1835—1908年)很不满意,下令补烧。

  同治九年(1870年),清宫传旨江西九江关,给督烧御窑瓷器的负责人景福,所造“各项瓷器要端正,毋得歪斜,其里外花釉及颜色均烧造一律精细鲜明,勿使稍有草率”。同时,为了年轻皇帝大婚急需,还要求烧成后“迅即解京”,不得延误。为了完成帝国的头等大事,满足慈禧的心愿,赶烧这批大婚用瓷,景德镇御窑厂甚至停烧了当年宫廷每年所需的常备大运瓷器。同治大婚的瓷器,宛若此时慈禧的心境——三十五岁左右的母亲,为独子的大婚而装扮,所烧瓷器华丽、热烈、富贵、喜庆。

  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同治皇帝终于大婚了。为了筹备儿子的婚礼,母亲特地从国库中拨出白银1100万两,造办一切大婚用品。所造大婚瓷器底部,除了特意为大婚颁发的“同治年制”四字红色喜庆楷书款外,有的还特意用吉祥的语句书写,如:“吉祥如意”、“燕喜同和”、“长春同庆”等红彩款识,代表着一位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祝福。

  然而,遗憾的是,大婚后没有几年,同治就驾崩了。失去独子的母亲,虽然精心挑选了妹妹的儿子来继承帝国大统,但是心境却再也无法恢复……

  光绪十一年(1881年),清廷按照慈禧太后旨意,开始准备光绪皇帝未来大婚典礼的用瓷。但是,这一批瓷器却不再像之前同治皇帝大婚用瓷那样,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不仅没用为皇后专门烧造的妆奁用瓷,也没用专门烧造宴饮用瓷。也许,这是在特意避免触及母亲心中的那份痛……

  大雅斋瓷器——

  40岁的慈禧“致青春”

  皇室的女子,讲求闺秀文风。作为一国太后,更应成为举国的表率。四十岁的慈禧,或许是为了自己特别的寿辰,而订制了署有自己画室名字的瓷器——大雅斋瓷器。

  大雅斋,是圆明园“天地一家春”景区内一处建筑的名称。咸丰五年(1855年),咸丰皇帝曾写挂“平安室”、“天地一家春”的两面“大雅斋”匾,赐予圆明园中年轻的慈禧。就是在圆明园中,慈禧生下了同治皇帝。

  1860年,圆明园毁于英法联军的大火,大雅斋也付之一炬。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皇帝曾想重建圆明园大雅斋,而最终因皇帝驾崩等原因而作罢。然而,紫禁城内,却仍旧保留“大雅斋”匾额于长春宫中,作为供慈禧皇太后绘画习字的画室。

  光绪时期的“大雅斋”款瓷器,或许正是为这两处建筑特别烧造的慈禧皇太后专用瓷。因为是为自己订制,所以“大雅斋”款瓷器带有鲜明的女性色彩——诸器色调光鲜、色彩明丽、器形多样、绘画精美。与同时期其他官、民窑器物相比,无论在质地和工艺上都最为考究,体现了光绪朝御窑瓷器的最高水平。

  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月三十日,太监刘得印将画好的大雅斋瓷器画样“鱼缸、花盆、花瓶纸样等十五件,合牌花盆、水仙盆样等十八件”,交予造办处并传景德镇御器厂烧造。同年,同治皇帝驾崩。独子的去世,加之烧造时间紧促,使得这批大雅斋瓷器于光绪元年和二年,方始烧成。

  以“大雅斋”为自己书斋画室的名字,慈禧怀念着当年在圆明园中年轻的时光。为了致青春,在同治时期,年轻的皇太后还曾在景德镇御窑厂烧造专门绘有兰草的花神杯。就是在那曾经的咸丰二年(1852年)五月,17岁的叶赫那拉氏进入了咸丰皇帝的视线,初封兰贵人。于是兰草,成为她的最爱。在此后的生活中,在精美的瓷器上,在华美的服饰上,兰草一再出现。

  万寿节用瓷——

  50岁的慈禧尽显统治者权势

  万寿节,是宫中最为重要的节日,尤其是大寿的时候。作为一个日渐年老的女人,皇太后对自己生辰庆典活动极为重视,并热衷于此。喜爱热闹,对于一个曾经丧子的老年女子来说,想来也不是什么错事。但她,因是帝国最高统治者,于是,一切皆有了国家的意义。慈禧的寿辰,除了改建紫禁城宫殿、修建颐和园外,还钦命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大批万寿用瓷进呈。所制官窑瓷器于光绪一朝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造型式样几乎囊括了传统的各类器形。

  此外,光绪十年(1884年),为庆祝慈禧皇太后50岁寿辰,在慈禧紫禁城旧居储秀宫内,改建“体和殿”,并沿用当年四十寿辰烧造“大雅斋”款瓷器旧例,于光绪十二年(1882年)烧造“体和殿”款瓷器——由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烧造的供该殿陈设和慈禧皇太后用膳的御用瓷器。

  在这以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与光绪三十年(1904年),御窑厂为慈禧太后60岁、70岁生日大寿庆典,而烧造万寿节用瓷。此时的太后,年纪已老了。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彰显自己的权势,慈禧每次都耗费大量的银两,烧造御用万寿节用瓷,以致入不敷出。最终,在主管银财的户部反对声中,慈禧于光绪三十年不得不下懿旨“所有传办瓷器,著即停止”。其时所制,器物色彩、图案鲜艳夺目,寓意吉祥,反映着一位老年女性的色彩。

  自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开始成为帝国的统治者以后,御窑厂为她的万寿庆典共大规模烧造过四次瓷器,分别为慈禧太后四十万寿庆典的大雅斋瓷器、五十万寿庆典的体和殿瓷器,以及后期六十、七十万寿庆典用瓷。这四次万寿庆典用瓷及之前的同治大婚瓷器,映照着一个女人年华的衰老,以及一个帝国的余晖。(原标题为《慈禧与瓷器共度的那些岁月》,作者戴岱)

 

 

 

 

 

济南近代500条老街近半数被拆

顺着老人家手指的方向,“京力家常菜”简陋的广告牌子下面,一间没有大门面的小平房,就是徐中芹住了将近60年的家。十年前翻修过的房子,相比这胡同里的其它老屋,条件算是好的。

 

“纸上风云:辛亥革命在广东”香港展出

当日,香港孙中山纪念馆宣布将于2013年11月29日至2014年5月14日举行“纸上风云:在广东”展览,展出主要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提供的超过100件的历史文物和图片。11月27日,香港孙中山纪念馆宣布将于2013年11月29日至2014年5月14日举行“纸上风云:辛亥革命在广东”展览,展出主要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提供的超过100件的历史文物和图片。

 

海南黄花梨原料枯竭:高仿家具多入市须谨慎

一件海南黄花梨古典大床价值1600万元,一对椅子价值800万……28日上午开幕的海南大型花梨木古典家具展上,100多件工艺精巧价值不菲海南黄花梨展品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行家里手们眼睛一亮。现场的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和海南黄花梨收藏协会会长王明珍告诉记者,近十来年海南黄花梨原材料已寥寥无几,收藏价值凸显。但市场上家具层出不穷,藏友一定要小心又谨慎,多补专业课。

 

顶级红酒价格挤泡沫 名酒拍卖价创新高

在11月24日结束的香港佳士得名酿拍卖会上,一箱装1978年的罗曼尼·康帝以超过47万美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该酒拍卖的新世界纪录。其中,一瓶1982年拉菲的标价是98888元,几瓶年份为上世纪90年代的均为一万多元;拉菲副牌的标价为8000元左右;打着拉菲旗号的系列酒标价两三千元。

 

 

秋拍齐白石作品降温:大家作品遭遇流拍

11月24日,今年内地艺术品秋拍首轮拍卖收槌,有“风向标”之称的中国秋拍大观书画夜场中,齐白石作品流拍,张大千作品跌价,占据整个市场份额“大头”的近代书画板块调整明显。一些在巅峰时期曾经创出天价的作品,和经常出现在拍卖市场上的“老面孔”,在今年秋拍受到买家冷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

热点图片

>进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