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艺术家 刘迅甫
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院长刘迅甫先生近日荣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诗书画印艺术领域卓越成就奖”。几十年来,刘迅甫先生笔耕黄土地,诗挟大河风,始终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导向,歌唱大众心声,抒写百姓情怀,体验民众酸甜苦辣,礼赞祖国繁荣昌盛。他把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融入到艺术创作之中,用坚守践行文化自信,用担当吹响时代号角,被誉为“当代最接地气的艺术家”。带着对刘迅甫先生的崇敬之情,近日,记者对刘先生进行了专访。
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坐落在北京通州一处绿树浓荫、极其幽静的小区内,室外炎暑气盛,室内书香氤氲。在清爽宜人的环境中,记者与刘院长谈起了他的艺术人生。
“书而无文,行之不远。一个书法家,没有诗文的底蕴,是不行的。”
“书法不是简单的挥毫泼墨,不是纯粹的笔墨线条。好的书法作品,一定要有意境。而境界的高低,要靠文化、靠情怀来决定。一个书法家,没有诗文的底蕴,是走不远的。真正的书法家,怎么能够不懂诗呢?诗文的修养、诗文的境界,是书法作品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所在。饱含诗情画意、寄托家国情怀、承载人生故事的作品才是好的书法作品。”对于怎样才能称得上书法家,刘迅甫的观点非常鲜明。
书而无文,行之不远。刘迅甫自言,诗书合璧、心法通流是自己的艺术追求。经过几十年的不倦探索,近年来,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学界把他创作的以自己的诗词为书写内容,以笔墨线条表现诗词意境的书法作品,称之为刘迅甫诗意书法。在座的艺术评论家戴平先生概括说:刘迅甫诗意书法的特点是心法通流,诗书合璧,以诗为本,笔随意变,共同构建丰富多彩的美学意境,使书法艺术的表现力有所归依,书法作品实现了形而下和形而上的统一,从而具备了意蕴、情调、神采、韵味,彰显个性,充满活力,光彩照人。
富强
后继当思万里征,贫穷落后受欺凌。
人心一统江山固,狮啸东方举世惊。
(刘迅甫作品)
这是2015年刘迅甫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发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话”作品中的一幅。当时,他围绕24个字、12个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了十二首七绝诗话,简单明了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引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受到广大读者交口称赞。刘迅甫说,“核心价值观是每个公民必须了解和尊奉的。用大家喜闻乐见的传统诗歌、书法形式来表现,既生动形象,又易于被每个人接受,让大家都明白。为什么写这个题材?我认为,一个艺术家,要有家国情怀,这关乎格局,是艺术家的责任使命。诗书合璧、心法通流,不仅是艺术上的要求,也是思想境界上的要求。只有将心打通,才能将法寄予笔。笔上的技和心中的神相通,作品也就法到自然,一气呵成,有了生命,有了灵魂了!”
“我出身农民,讴歌农民工,用艺术为人民服务是理所应当的”
《农民工之歌》曾三次在人民大会堂唱响,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谈到艺术家的情怀,刘迅甫说,自己出生于农民,曾经是一名农民工。既深耕于田野间,也曾走街串巷,收过废品,还当过砖瓦匠,烧过砖,盖过房。因此,他非常了解百姓生活、民生疾苦。而这些生活经历和认识,也成了他创作的源泉,成就了被誉为“时代的图腾、民族的歌谣”的纪实诗报告《农民工之歌》。
刘迅甫表示,“农民工是我们国家一个历史阶段的特殊现象,他们创造了历史,也是历史的组成,是不能被忽视和忘却的。诗人创作,不能孤芳自赏,我要记录一个时代。”
刘迅甫告诉记者,他们那一代农民工走出家乡,完全是为了打拼生活,在城市从事的也往往是搬砖、和泥等最底层的工作。但是,正是亿万农民工的劳动,一座座城市才在农民工的脚下崛起。“现在新一代的农民工,随着整体生活水平上升和教育水平提高,他们从事的工作多种多样,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令人欣慰和振奋的。”
对于《农民工之歌》这部三次唱响人民大会堂的作品,刘迅甫感慨万千。他介绍说,根据诗歌改编的大型现代音乐舞蹈诗剧《农民工之歌》的演出可谓一波三折,最大的考验出现在上演前一个月,出资方因故突然宣布撤资,让他措手不及,陷入空前绝境。一度绝望的刘迅甫最后在一群农民工的帮助下,才实现了最后的演出。“农民工朋友们知道我这部作品是描写他们的,有的出人,帮我搭设舞台;有的出车,帮我运送设备;有的捐款,帮我付演出费用。这的的确确是一台农名工的晚会,主演就是他们。”那天,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座无虚席,掌声潮起,盛况空前。刘迅甫热泪横流:“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2015年10月15日大型现代音乐舞蹈诗剧——《农民工之歌》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公益演出,图为刘迅甫与主持人在演出现场。
诗,是刘迅甫的挚爱,也是他艺术的根基。一直以来,刘迅甫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数十年来,沉浸在唐诗宋词的韵律、节奏、意境中,他吟咏不辍,在创作上成就斐然。他的诗集《刘迅甫绝句三百首》获得当代文学百花奖,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永久收藏。他的人生,充满着诗意。
诗词,丰富了刘迅甫的人生。刘迅甫也以弘扬中华诗词为己任。他说:“中华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之所在。数千年来,是最能表达中国人思想感情和丰富内涵的文化载体,每个中国人无不受到中华诗词的滋养和潜移默化。特别是在当今的多元化社会,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是每个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为了激活中华诗词的时代能量,呼唤当代的李白杜甫,2017年,他发起并组织了首届中华诗词大奖赛,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一个月的征稿期,收到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诗词58000多首。
目前,刘迅甫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第二届中华诗词有奖征集活动。他说,第二届中华诗词有奖征集活动,是首届中华诗词大奖赛的延续。他表示,要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将活动举办的更具水准,特别要提高活动的国际化水平,面向海内外,进一步激活中华诗词的时代能量,激活中华诗词的文化凝聚力。
刘迅甫透露,第二届中华诗词有奖征集活动新闻发布会将于6月15日在梅地亚中心举行。他说,知道我们正在筹备第二届中华诗词有奖征集活动,许多农民工兄弟又都来了,他们表示,什么时候用人用车,随时召唤,能和刘迅甫院长一起做点有意义的事情,非常开心,也非常荣幸。
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题写的“刘迅甫诗意书法”。
谈到这里,我不禁有些激动。
专访虽然短暂,但是激动许久不能平息。年近花甲的刘迅甫,从一名普通的农民,成为一名卓越的艺术家,一直让他不能忘记的是,陪伴他和他的艺术一路成长的农民工朋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