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普遍“碎片化” 政协委员潘鲁生指出国民阅读情况堪忧

2014-03-08 11:06来源:齐鲁晚报
分享到:

上学时攒的“老本”快榨干了  “平常时间都用来玩手机和上网,已经好几年没好好读一本书了。小刚说,每天工作很忙,闲暇时间要么睡懒觉,要么上网玩游戏,根本没有好好静下来去完整地看一本好书。

  本报特派记者 王富晓 宋磊 3月6日发自北京      
上学时攒的“老本”快榨干了
  “平常时间都用来玩手机和上网,已经好几年没好好读一本书了。”对80后年轻人小刚的这番感慨,想必不少人会有同感。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对读书日渐冷淡。
  小刚说,每天工作很忙,闲暇时间要么睡懒觉,要么上网玩游戏,根本没有好好静下来去完整地看一本好书。他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大多数是来自上学时候的“老本儿”。然而,“啃老本儿”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今年春节,小刚在观看一档《中华好诗词》的电视节目时突然发现,节目中出现的好多耳熟能详的诗词,“就在嘴边,但就是记不起来。”
  还在坚持读书的人中,更多的是专家和学者,普通人似乎越来越提不起兴趣。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热科学教授程林说,“我不喜欢用手机阅读,我更喜欢读书的那种仪式感,每天晚上11点钟,静下心来,读一些人文哲学类的书本。”

老想着挣钱和出名,读不下书了
  读书的人少了,那些年我们一起逛的书店也撑不下去了。精于出版人文特色书籍的三联书店,之前却在全国多个城市出现经营难题:在济南,1994年开门营业的三联书店,到2012年底选择了关门歇业。
  对于国民阅读量下降的原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有着自己的理解,“原因之一在于人们心态的功利化,二是文化上的娱乐化。”
  李昕认为,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一方面商品社会给人提供了发财致富和成名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人们的生活压力。“这是一对矛盾,这个矛盾导致了很多人的心态功利化,从而会出现两种情况:有些人为了赚钱,为了成名,他放弃了读书;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人的心情浮躁了,他读不进书了。” 

碎片化的东西看多了,就不会思考了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说,受信息通讯技术的影响,现在的阅读普遍存在“碎片化”问题:很多人有了博客就不看书,有了微博连博客都不看了。“值得注意的是,微博大多止步于提供信息,而较少涉及层次更高的知识、思想和理论,对于个人修养的促进作用有限。同时,微博阅读以浅阅读和快阅读居多,由于缺乏思考,自然也不会有太多收获。”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也指出我国国民阅读的情况确实堪忧。
  作为出版业的业内人士,李昕对图书出版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出版社现在同质化很严重,大家都去追求规模,做同样的东西,很难保持自己传统的品牌优势。”在他看来,尽管全国每年的图书出版数量在数十万种,但是“好书太少,原创更是匮乏”。 (此文感谢人民网提供采访支持)

 

原标题:烂熟的诗词,到嘴边又憋回去 泡上手机和网络,小青年就乐不思“书”了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