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18-05-31 16:00:00来源:作者:范正红

  建军先生的金文书法《大学》《中庸》即将付梓,这是继他的金文书法《论语》《道德经》《金刚经》等之后又一书法力作。总括建军先生出版的一系列金文书法文化典籍,大册层叠,已成洋洋大观!汉魏之际,曾有以国之力集刻经典之举,留下了熹平石经、正始石经等熠熠生辉的文化遗迹。建军先生现以一己之力,用渊深的金文书法汇集浩瀚群经,关照古今,当属罕见!其勤勉、其功力、其气魄自不待言!

  中国书法艺术之所以不同於一般的技艺,在於它始终与高妙的精神气质相关联,与认识世界本质的方式相贯通。因此,古人论书法便说『书之气,必达手道』『书之妙道,神采为上』。显然,书法之道如臻於上乘,必与道气之学、玄明之理密切相融。书法之道一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书法之法一如中庸之道,『天人合一』。书法,实为『心之所发』。在法国的熊秉明教授讲『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中国灵魂特有的园地』,此论不无道理。建军先生的书法路径、书法追求显然是从中国的文化本质、文化特征出发的。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那种『弘道养正』的气质,这是让人明显感到与仅着眼表象技法的书家的不同之处。建军先生的金文书法以书写经典为旨归,这应当与其文化的立场和高妙的品位有着直接关係。文以载道,而道则载於经典。可以看出,在建军先生这里,艺术与学术同样有着关联性。纵观中国之『学术』,无论是汉代古今文经学之争,还是清朝乾嘉朴学之论,文理、考据皆围绕儒学而展开。建军先生书写经典则不居门户,儒、释、道三家共融於其金文书法之中,呈现出宏阔的文化视野和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皆纳於其楮墨锋杪之间。

  金文是殷商之际与甲骨文并行的古老篆法字体,至西周得以更大的发展。然而,书法家以金文进行书法创作则是晚来的事情。清代后期,赵之琛、吴大澂先后以金文书法名世,后近二百年来能以金文彪炳书坛者屈指可数,可见金文书法路径之艰。金文书法除需高超的技艺外,金文本身辨识及运用对常人来讲即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此,成就一位金文书法家,对学养、文字学的功力要求尤高。特别是以金文书写长篇的经典,如对金文不谙熟,根本无法驾驭行文。清代学者吴大澂曾积平生之功,以金文书写《论语》,自视最为得意之作,个中缘由与其难度不无关係。建军先生所书金文经典已成巨秩,今所书《大学》《中庸》依然是字字有来历、变通见讲究,运用金文可谓驾轻就熟。其学识、学养在字里行间得以充分彰显。可以想见,没有长期经年恒心积学储宝之功,何以能成金文毫翰之下系列经典的壮观!

  建军先生的书法当以西周工稳一路金文为根基。其可贵之处在於不趋时流而笃行己意。他是按照自己对传统的理解确定审美方向,尽力表达自己高远正大的书艺旨趣。唐代穆宗皇帝尝问书艺於柳公权,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观建军先生金文书法,正可以心正笔正为写照:建军先生作书字字端庄娴雅,内涵冲盈。中正平和之际不作倚斜之态,用笔中锋而敦厚,结体精严而匀衡,可谓不激不厉,文质相和,『清和其心,调畅其气』而归之於正。建军先生金文书法以其文心而呈正大之气局。

  书法艺术属『形而上者』,是中国式的气质表现。对气质的修为,其本是在格物致知,本立则道生。王阳明言,『格者,正也』,『物者,事也』,『正』当为格物之要义。书法之事『笔正心正』,建军先生得之矣。孔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建军先生堪称践行者。

  朱熹从《礼记》中将《大学》《中庸》摘出,与《论语》《孟子》并为儒家『四书』经典,可谓『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举措。今建军先生以金文书之,可谓诚明凸显。『书者心画也』,艺近乎道,愿建军先生之书艺止於至善!

乙未年初夏於泉城山印草堂

  (作者系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任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员、导师委员会导师,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印社社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画师,山东省书画学会副会长,山东教育书法协会副主席。)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子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