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十大新闻评选
15件重大新闻进入候选名单,可通过大众网进行网络投票。
15件重大新闻进入候选名单,可通过大众网进行网络投票。
12月29日,清华附中体育馆的建筑工地发生底板钢筋倒塌事故。
让我们透过这些沉甸甸的词汇,共同记取2014,展望2015。
网络投票由大众网协办,时间为6日0时到2015年1月4日24时
韦辛夷塑造的是"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形象,这个在中国人民心中伟大的科学家,其丰功伟绩无论怎样去表现都不为过。而此时,他却以一个典型的集中了所有中国人基因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以那么平和、朴实、善良的容貌,以那么真诚、亲和、憨厚的眼神,直视观者的心灵,仿佛正在亲切地问候:"你过得好吗?"。这形象让我不禁想起了伊壁鸠鲁的一句话"人所共有的我都有"。
我在省图书馆和市博物馆的展厅里两次感受韦辛夷先生的巨幅中国画《大地之子--袁隆平》(220cm×195cm 2009年创作)。每次都被深深的吸引,每次都被打动和震撼,心灵受到了洗礼和升华。我想这就是真正的艺术作品本身的力量。
韦辛夷塑造的是"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形象,这个在中国人民心中伟大的科学家,其丰功伟绩无论怎样去表现都不为过。而此时,他却以一个典型的集中了所有中国人基因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以那么平和、朴实、善良的容貌,以那么真诚、亲和、憨厚的眼神,直视观者的心灵,仿佛正在亲切地问候:"你过得好吗?"。这形象让我不禁想起了伊壁鸠鲁的一句话"人所共有的我都有"。
作家木心曾说,真正好的文学作品是有体温感的。而《大地之子》何尝只是体温感啊!他吸引着我们想去拥抱他、亲近他。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把艺术对人的感动体会得太准确了,我亦深有同感。《大地之子》观后至今已数月有余,仍令我常常想起而怦然心动。它带着中国特有的笔墨韵味,带着泥土的醇厚、稻米的浓香,带着关爱和亲情向着每一位观者扑面而来,直入人心。这是一种伟大的人文关怀,是光芒四射的人性的力量。
当一件作品深深地打动你的时候,会不由得想到:作者是谁?怎么画出来的?进而还会追问作品的动人之处到底在哪里?
《大地之子》的诞生绝非神来之笔、天外来客,你看作者韦辛夷先生那一系列鸿幅巨制:《小岗村之夜》、《在那个夏夜》、《灵山法会图》、《钢城日记》、《马陵道》、《广陵散》……更有那大量的写生、古代文人仕女和钟馗等等,他们或深刻或浪漫,作者无数次地给我们带来美的愉悦和艺术的思考。我更欣赏他的诗文集《提篮小卖》,真是才华横溢、字吐珠玑,清新睿智而不失幽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真正的大画家所应具备的他都具备了,然而又不仅仅是"书读五车""铁砚磨穿"的功夫所能达到的。韦辛夷那高于常人的感悟性和开拓创新的勇气胆略,特别可贵的是他更有一颗善良而真诚的心,才是他的作品具有深深的人文关怀和博大的情怀,这是古今中外一个真正艺术家所应具有的根本。
《大地之子》作为国画,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就是在继承中国书画传统笔墨的基础上,有新的开拓、新的发展。它洋溢的是中国笔墨所蕴含的无穷无尽和丰富多彩的美的要素,进而生发为一种特有的中国当代的笔墨精神,是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最好诠释。
《大地之子》既然是中国画,就应回归它的本体,从其本质上去研究和品味,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笔墨和形式的整体性、不可分割性。笔墨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绘画语言的问题,一个真正的"中国画"家,当他"中得心源""物我融合"时,其形式由笔墨而生发,笔墨本身就是形式。所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是以笔墨为主的造型观,也正是笔墨与形式一体的最好解释。《大地之子》正是笔墨与形式相互生发、互为因果的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的。
中国画的美是以笔墨美为核心的,笔墨不行,无论再好的构图、制作技巧、材料等都是立不住的,韦辛夷深得个中三昧。《大地之子》
正是充分发挥了笔墨的特长:你看毛笔带着深浅干湿不同的墨色,随着情感的起伏运用自如,时快时慢、时轻时重、时曲时直,又忽聚忽散,一笔接一笔,以中锋顺势奔腾、跳跃,遒劲有力、意态超然、婉和韵雅且浑厚朴茂、润含春雨。
对于熟谙人体结构的作者来说,严格的形体结构并没有成为他发挥笔墨美的障碍,却成了韦辛夷充分发挥笔墨那丰富表现力的载体和自由的天地。正如闻一多所讲,"戴着镣铐跳舞才能最充分的发挥舞蹈家的才能"也正如歌德所说"只有在限制中才能显示才能"韦辛夷在如此严格的写实头像中,能把笔墨功夫充分发挥出来,可谓难能可贵!
对于过去的中国画家来说,他们受到历史的局限,对人体结构不甚懂,笔墨再好也绝对画不出如《大地之子》这样的头像,而现在的画家对人体结构再熟悉,而笔墨功夫不行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大地之子》是前无古人、独一无二的。辛夷是造型能力、笔墨功夫俱佳的画家,只有他才可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这是对传统笔墨的开拓、发展,也正是中国当代的笔墨精神。任伯年、徐悲鸿、蒋兆和等都作出过可贵的探索、发现,今天韦辛夷又沿着前辈的道路,开拓了新的空间有了新的发现,其意义是深远的。
《大地之子》证明了一个道理,对于一个既具有熟练的造型能力,又具有笔墨功夫的画家来说,素描不仅不用摆脱,且更能成为发挥笔墨的美,生发更多的空间。有些画家画不好是自己悟性不高、反而认为是素描、笔墨限制了其创作,这是不对的。其实,以素描和笔墨有机地结合正式中国当代笔墨精神的又一体现。
读画要远观其势,近观其微。《大地之子》首先在艺术处理上是大格局,磅礴大气具有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其黑与白、虚与实、线与面是如此浑然一体,在对比中浑然天成的和谐是一种大美、壮美。而在这个大格局的状态下,又以严谨的充满精致情趣的形象塑造,笔墨神韵,取得可耐人细读品味的境界。
《大地之子》因主体的需要,通篇用的都是中浅墨,一笔焦墨都没有,却有着完整的黑白灰关系,可谓意明笔透,没有一丝漂、浮、轻、滑的通病,而是笔笔蕴含着力量,达到了笔中见墨、墨中见笔的高度。南齐谢赫的"骨法用笔",赵孟頫的"用笔千古不易"千多年来成为中国画的经典之语,但至今我们却有太多太多的书画家对笔力的认识仍然太肤浅,或者根本没有认识,致使很多作品尽管形式上新、奇、怪,但终因笔力的欠缺而登不得大雅之堂。随着人们对中国书画审美力的提高,现在的书画作品大多数以后都是宣纸垃圾。
《大地之子》的笔力虽尚未达到八大、白石、李可染的力度,但辛夷已经高度的认识到这个问题,在目前来说,其笔力是上乘的,你看他的每一笔都是扎实、劲道的,在起伏、快慢的运行中,书写自如达到了生机蓬勃、气象万千的境界,真可谓力透纸背而跃然纸上。
老子的"强其力"应成为当今书画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目标,《大地之子》对"力"的表现是一个很好的典范。用笔的力量感随着时代的前进,不能退步只能加强,中国书画才能真正焕发出当代的笔墨精神。
《大地之子》是巨幅头像,且是用笔墨表现,是开创性的,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其笔墨有着石涛所言"一画"之秉性,"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大地之子》从开始的第一笔到最后一笔是一个完整的气息运动,向像宇宙的运动,是"太极图"般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生命运动。它像一部完美的乐曲,自始至终统一在一个大的音调中而充满着美妙的旋律。最后一个音符是第一音符的回声、合璧。这是对石涛"一画"说的最好的诠释,且在这样的巨幅头像中更是难能可贵。因为,唯其难才是艺术的高峰。
《大地之子》是中国传统笔墨的成功,它证明了传统笔墨永远不会过时,它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起的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宝库。在有才能、有勇气、有毅力的画家手中就会焕发出新的、强有力的当代中国的笔墨精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夏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