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艺讲堂邀郑训佐 谈书法的创作与鉴赏

2014-07-18 15:16:00来源:大众网 作者:
分享到:

大众文艺讲堂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作协主办的大型系列公益讲座,每周邀请一位省内文艺界专家举办讲座。7月12日,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郑训佐做客大众文艺讲堂,与大家一起分享“书法的创作与鉴赏”。

 
  大众网讯 大众文艺讲堂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作协主办的大型系列公益讲座,每周邀请一位省内文艺界专家举办讲座。7月12日,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郑训佐做客大众文艺讲堂,与大家一起分享“书法的创作与鉴赏”。

 

  书法热的持续不衰使它成了近二十年来显豁的文化景观。的确,对当下的中国人而言,书法不仅仅是一种专业、职业、爱好,更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那么,到底应该如何为书法定位?有人认为书法是“器”,是末技小道,是纯粹的载体,但更多的学者从传统的“载道”情结出发,将书法视为与“经国大业”、“不朽盛事”密切相关的神圣的艺术门类,如熊秉明先生就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学习书法的起点自然是临帖,这是千百年来人们遵循的一条切入书法创作的必由之路,并且在常规下又以楷书为具体的切入点。启功先生曾经以他特有的诙谐口吻调侃:“许多人看到古代的字先有篆,到汉代有隶,魏晋以后有楷,有草,有行,于是有误说:认为凡是古代的字的风格就是高的,后来发展的字就是低的、俗的,甚至不高的、不雅的、没有价值的。有人说,学写字必须先有根底,先学篆,篆字好看了再学隶,隶学好了再学楷……那么我们请问,什么时候有的篆?比篆还早的是结绳记事,那你学篆还得先学结扣。”(《启功给你讲书法》)

  因为本着世间任何事物都须追本溯源的常理,书法的学习似乎也应该从具有本源性质的篆书开始。但殊不知对今人而言篆书已是相当古奥的一种书体了,如没有这方面的专门知识,恐怕连识读都无从谈起,遑论临习?而楷书则不同,它是至今仍在使用的书体,并且在书法史上对基本技法的提炼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即点画的用笔方式和结构的经营得到了最为明晰的规定。原先涵容在篆隶中用笔率意或单一而不是十分凸显、丰富的提按在经过洗练放大后,变得更加坚实;原先在行草中因高度的艺术自由而显得飘忽不定的构形,在经过磨砺后,变得安详而稳固。这些基本特征的确定,使楷书毫无悬念地承担了书法艺术逻辑起点的角色。因此,楷书虽属后起的书体,但却具有模块与典型的意义。选择自己钟情的经典书家作为临习的对象这对日后的发展也十分重要。如颜真卿,追随者甚多,除了他人格的伟岸、艺术气象的雍穆等诸多因素外,与他在楷行草几方面皆有重大建树从而便于学习、转化也密不可分。

  如果说临帖是“入”,是解决艺术上“我从何处来”的问题,即确立艺术的血统,那么创变则是“出”,即解决“我往何处去”的问题。一个书家如果无条件地为依傍的对象所制约,那么典范的力量便会成为难以破解的茧子,追随者自然会成为一个“影子书家”。许多功力甚深但缺乏艺术个性的书家陷入的就是这样的泥淖。因此,创变成了书家重要的命题。历史上王铎则是成功的范例。王氏契古甚深,但在诸多的经典书家中,最心仪二王和颜米,而后者对他艺术基本面貌的形成尤具决定性的意义,使他们在敢于进行艺术的历险这一层面上,成为同一类型的书家,因此,颜米携手,可谓天造地设,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上,王铎又将之复杂化,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繁富”之美——尽管有人对之颇有微词,但毕竟瑕不掩瑜,后人对其趋之若鹜即是明证。而今之书家则以魏启后先生为楷模。其书之基本元素是简牍和米芾,前者于古拙中激荡着淋漓的混元之气,后者亦时常于放诞不羁中焕发出惊世骇俗的视觉冲击力,魏老将之嫁接在一起,并对一些标志性的特征进行更强烈的艺术夸张,从而形成了特有的魏体书法。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