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山东新闻美术馆

“固我长城·山东军旅主题美术作品展”赏析之六——于新生《沂蒙深处》

2023

/ 08/01
来源:

山东新闻书画院

作者:

手机查看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6月30日,由山东画院主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革命文物处、山东新闻书画院、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协办的“奋进新征程--固我长城·山东军旅主题美术作品展”在山东画院美术馆开幕。

  展览集中展示了90多幅山东画家近年来军旅题材的优秀美术作品,有艺术家深入部队基层、红色革命遗迹写生的作品,也有经过深加工精心创作的作品,还有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战争年代的相关主题创作作品,通过丰富的绘画语言、精湛的艺术手法、鲜明的时代审美,艺术诠释了对新时代“强军梦”的理解,热情描绘了坚不可摧的强军力量,彰显出山东美术家炽热深沉的爱军拥军情怀。一经展出,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参观群众络绎不绝,多家单位在展览现场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

  为更好地满足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即日起,山东画院公众号将推出部分展览作品的系列赏析,配合作者创作札记或艺术评论、创作采访,用紧贴时代的艺术语言,让红色革命精神在新时代更好地得到传播推广,走进人们的生活,走进千家万户。

  于新生《沂蒙深处》 312cm?142cm

  敌后铁笔写新生沂蒙深处有晴川——著名画家于新生

  《沂蒙深处》创作访谈

  文:樊磊

  在大众日报诞生和最初发展时期,大众报人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出报,可以说是创造了新闻史的奇迹。《沂蒙深处》正是反映的这段艰苦的历史,山东工艺美院教授、山东省美协副主席于新生应邀创作这件作品。接下任务后,于老师是第一批到沂蒙老区考察的艺术家之一。下半年,于老师作为中央美院的访问学者暂居北京,这个创作的正稿就在北京的画室完成,期间,笔者两赴北京,与于老师沟通创作、畅谈艺术。

  《沂蒙深处》局部之一

  樊磊(以下简称樊):从您以前的创作看,反映农村生活的比较多,当然也有部分当代都市题材,历史题材好像比较少。

  于新生(以下简称于):自己创作和命题创作不一样。自己创作往往题材熟悉,构思比较成熟,而命题创作需要从头了解,投入的精力较大。这个系列创作安排得比较有条理,先让画家看材料,从文字上了解历史背景,又组织参观报史馆、实地考察等,大众日报社做了很多前期的工作,要不然还真不好入手。

  樊:从创作中人物以及道具的很多细节看得出您对资料研究得比较透。

  于:我感觉大众日报是和根据地一块成长发展的,比较突出的有两个方面:牺牲的人多,创刊时间长。我觉得这次活动的切入点比较好,了解报史不单纯是看文字、历史照片等,用艺术的形式能更进一步丰富报史展览,非常有意义。

  《沂蒙深处》局部之二

  樊:这种活动在大众日报也是第一次,报社有较丰富的书画收藏,但报社自身题材的专属性艺术品收藏,基本还没有。

  于:这个事情很有意义。从画家角度讲,大型展览创作基本上是一些自主命题创作,可以说是为自己而作,另外为别人或一些机构所作大都可算为商品画。为一个单位的历史进行命题式创作,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我认为这次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今后可能有更多的机构、企业会进行与自身题材有关的艺术创作,作品将来收藏、流传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投入到大众日报主题绘画创作之初,题材方面不是很熟悉,等素材准备充分之后,主要就是考虑怎么去表现画面了,这个作品不完全是历史的纪实,还有艺术的发挥,并不容易创作。

  樊:大众日报文字性的东西准备得比较充分,但是图片形象之类的比较少。

  《沂蒙深处》局部之三

  于:通过看素材,再到实地考察,还是很有感触的。资料中提及,当时的编辑部在特殊时期没有固定的场所,所以我选择把敌后编辑部放在树林里,这个环境更有画面感,假如安排在房间里,就会受到很多限制。另外山上的树林里也是一种山水环境,可以把情节和沂蒙山协调起来。另外我避免创作过程中仅表现编辑情节,这样过于单调,所以特意把几个部分进行了艺术整合,比如有收发记录的,有手摇发电机的,这个作为主要情节,第二层是印报纸环节,特别是转移后没法用机器印刷,仅用油印,都是在树林里工作,另外还有记者、放哨的战士等,细节都是连续的,让想要表现的内容尽可能丰富些。可能当时穿的军装比较单调,我会尽量找些变化,军装颜色不一定一样,也不一定都戴着军帽,人物年龄差距也要找出来,还安排了一个女同志等。再一个画面形式上尽量整体一些,让树干有一种往上集中的整体趋势,有一个大的形,这样看上去整体冲击力更强一些,有整体感。至于手法,还是以水墨为主,颜色多少有一点,对比不会太强。

  《沂蒙深处》局部之四

  樊:看得出,您的创作——不仅仅是这幅,包括您以前的创作,都有民间美术的营养,表现手法很丰富,这是否和您多年的年画创作有关?

  于:民间美术的营养相当丰富,我从不到20岁就投入年画创作了,那时候山东的艺术创作就是以年画为主,很多画家都做过年画,所以那时候年画不是纯民间的。那时候美展年画需求量很大,那是年画最兴盛的时期,所以我一开始就是做年画,后来真正接触到民间年画,是在1976年后,也和西方一些新的美术形式的进入有关系。接触了西方的艺术思潮和一些美术形式后,这些新的东西和一些过去的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不一样,在中国的传统绘画当中找不到和他们的关联,而中国民间美术和西方艺术在形式上有些相似的东西。我在山艺进修,一开始进修了一年年画,之后选择了油画,想从基础上充实一下,用了两年的时间去学习油画。虽然毕业后再没有接触过油画,但这个过程对我以后的创作起了很大作用,在创作的造型、色彩的处理方面解决了很多问题,以后的创作基本上就是三个:一是主体性创作,主要是靠写实,像中国画的创作,让色彩尽可能丰富些,二是民间的东西,虽然创作不多,但是每次大的美术活动也会画一些年画,它的艺术语言,它的综合表现方式比较完整,单纯当中又很丰富,所以一直没有丢下。再一个就是文人画的小品,主要是针对市场。三者当中从艺术手法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樊:民间美术有很多关联艺术本质的东西,这个研究很有价值。单纯的画画方式太简单了,艺术家还是应该关心研究一下艺术本源。

  于:一个画家,做的表面宣传太多,一定会浮躁。如果当做一份事业,我认为需要做的还很多。搞艺术,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单纯只是专业这么简单,方方面面都会产生联系。我的思路不是太封闭,尝试的风格有很多,包括写实的、变形的。回到这个创作,我也是尝试把几种元素尽量和谐地糅到一起,形式结构得益于我对民间美术的研究,造型是严谨的油画素养,而一笔一墨,我尽量保留中国画的味道。

  《沂蒙深处》局部之五

  “固我长城·山东军旅主题美术作品展”正在山东画院美术馆展出,展览时间持续至2023年8月6日。

责任编辑:于笑颜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