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三重奏——“山东美术馆馆藏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精品展”释读

2020-07-02 09:24:00来源:作者:

  “风华——山东美术馆馆藏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精品展”是新冠疫情期间山东美术馆推出的首个新展览。彼时,国内新冠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各行业纷纷复工复产,社会生活秩序基本恢复正常。但全球病毒流行导致国外确诊病例不断攀升,人们始终紧绷着防控的弦儿,文化场馆也严格遵循着防疫第一、预约限流的基本原则,每日消杀、佩戴口罩、保持距离、严防聚集成为场馆开放的新常态……美术馆面对的,是正在发生同时又是从未面对过的挑战——观众参观要求、活动组织模式、展览策划思路等等都面临着“不适用”的经验主义危机。

  如何进行转向,以更好应对新局面,更好发挥社会功用,更好服务审美需求强烈的广大观众,美术馆必须给出思考和解答。这些都使得“风华”展的策划、实施、推广具备了特殊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山东美术馆对疫情期间美术展览经验危机的破解探索和开拓尝试。

  “风华”展的策划推出,是对“国展效应”的再阐发和再深入。

  众所周知,2019年是山东美术事业的丰收年。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举办为契机,山东美术界进行了有力的组织筹备,各项成绩均取得历史性突破,入选及获奖作品数量再创新高(入选341件,摘得2金1银2铜),展陈服务全国名列前茅、社会各界反响积极热烈,在山东美术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于山东美术馆而言,“全国美展中国画展”是建馆以来最受关注的美术展览之一。展览满足了本地居民在家门前观摩国家级精品大展的需求,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区域影响力,彰显了新时期的齐鲁精神和山东风貌……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精神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一笔可传之后世的实物珍藏:收藏了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164件(套)。

  基于良好的观众基础与坚实的藏品基础,山东美术馆承续“国展效应”,适时展露“风华”。针对本地观众大多已实地观摩过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却无缘实地观摩其他画种作品的考量,“风华”展特地摘选国画外各门类作品64件(套)专门展示:油画18、版画3、雕塑1、综合材料14、水彩·粉画11、漆画4、陶艺5、动漫1、插画2、漫画2、连环画2、实验艺术1。这些作品题材包容度和延展度广大,时代性与艺术性兼具,地域和民族特色鲜明。艺术家们既关注时代的伟大进程,也描绘普通人的生命日常和生活百味,用自己所擅长的艺术语言表现丰富的社会景观。追寻国展余热而来的各界观众,均能从中发现自己熟悉的形象,并联想阐发出独到的审美体验。

  在另一个维度,不同画种之间在图像、语言、观念、材料等方面的互相借鉴、渗透,深刻反应了当代美术创作的综合性特征。有的国画作品借鉴了油画的造型方式,有的油画作品吸收了国画的笔墨意蕴,有的水彩作品挪用了雕塑的形式语言……以静态图像为主要面貌的国展作品,以对自身边际的主动打破、融入,不断进行着门类界限的相互融合,文化类型的相互浸润,文明体系的相互启迪,阐释着昂扬向上、不断求索的艺术精神。这无疑有益于广大美术从业者的观察、学习与提高。

  “风华”展的策划推出,是美术助力抗疫的有力实践。

  受疫情影响,山东美术馆暂停开放两月有余。在此期间,身为文艺工作者的我们响应号召,既捐款捐物,又积极创作,以绘画、书法、诗歌等不同的形式助力艺术抗疫。同时,也在思考和酝酿重新开放之后的展览布局。

  面对展览规划被打乱,跨区域项目难以运作,线下群体活动无法呈现的局面,自馆藏精品入手,依托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长期的学术积累,策划可操作性强、接受度强的馆藏展览项目,成为了美术馆界不约而同的选择。这既是本职,也体现了在举国抗疫的关键时刻,艺术不能缺席,美术馆不能缺席的担当!抗疫、防疫,需要医生、护士慨然逆行,需要警察、战士维护社会秩序,需要快递小哥、水电师傅保障生活日常,也需要艺术寄托情愫、抚慰心灵。“风华”展,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基础推出的。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不论是《工地上的男人们》、《归》、《弄潮汉子》、《黄海渔歌》等劳动者群像,《快食代》、《我们的假日》、《等风》、《暖阳》等生活剪影,还是《初雪》、《铁骨铮铮亦江南》、《潮起》、《乘风好去》《万籁鸣弦》等风物图景,“风华”展的作品在基调上是美好的,在气质上是昂扬的,在内涵上是积极的。其所展露的人民的伟力、时代的大美、岁月的静好、情感的真挚,传达的是艺术的正能量。这种能量鼓舞着战斗的激情和胜利的渴望,饱含着对生命的珍视、对伤痕的慰籍、对英雄的歌颂、对亡者的缅怀,能够让我们在困顿中看得见希望、守得住梦想、鼓舞起斗志。

  “风华”展的策划推出,是美术馆线上服务探索的有效尝试。

  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文艺行业拓展线上服务的步伐——出于公众健康的考虑,实体文化场所临时关闭,工作重心转向提供线上服务。同样受疫情影响,观众的目光也集中到了线上。于是实体文化场所纷纷开展线上展览、线上讲座、线上培训、线上文创售卖等活动。在微信等已有的自媒体平台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试水短视频、直播导览领域。山东美术馆概莫例外,“风华”展一马当先。

  围绕“风华”展,山东美术馆开展了一系列线上服务探索。首先是依托既有自媒体平台不断推出展览深度解读、展出作品研究、作者创作思路自叙,向七万余名黏性用户提供具备一定学术层次的审美服务。这些用户常年关注山东美术馆的展览活动,多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行业经验或较深的艺术修养,不满足于基础概述和通俗普及。在获得深层次审美满足的同时,他们能够有效的辐射更多人群提升审美能力。其次是开通了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试水线上直播、短视频服务活动。这主要是针对缺乏美术馆参观经验,或缺乏美术欣赏经验的观众开展的服务类型,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大量观众积极开展线上互动,既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美术问题和见解,也表示对线上服务的认可,更表达了要到山东美术馆走一走看一看,继续关注美术、学习美术的热切态度。

  当然,美术馆的线上服务探索久久为功方见成效,人才、手段、资源、意识等诸方面的短板需要较长的时间方能补齐。坚信不疑的是,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山东美术馆积累了足够的资源和底蕴,拥有着大量的美术精品IP,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巨大的内容优势和转换潜能。以“风华”为重要契机,不断增强优势实体资源有效嫁接、转化为线上精品的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山东美术馆必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线上服务产品。

  回望2019年夏末秋初之际的山东美术馆,日均万人的观展人数,延续百米的进馆队伍,摩肩接踵的参观状态,铺天盖地的新闻资讯……精品展览的社会热度使得山东美术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打卡圣地”。2020年的特殊时期,我们又得以通过“风华”展,集中又直观、生动且明晰的展示了、延续了和扩展了美术家创作、美术馆谱写、广大观众品读的风采华章,弘扬了继往开来、不断求索的艺术精神,寄寓了疫情过去、再谱新篇的坚定信念。

(作者为山东美术馆策展部主任崔文涛)

部分参展作品:

安立 《潮起》 综合材料绘画  180cm×180cm

逯建康 《永恒的记忆》 漆画 100cm×150cm

逄凯 《暖阳》 油画 180cm×150cm

孙华进 《印·记》 综合材料绘画

王珂 《孜孜年华》 油画 130cm×68cm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笑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