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西方艺术的中国水墨

2020-04-29 12:23:00来源:作者:

本文作者张红梅

  水墨画技法源于中国,它与中国的禅宗哲学息息相连,是作为表达禅宗哲学和实践的抽象元素,也在日本禅宗哲学范畴内广泛传播。

  在古代的欧洲,甚至在近代,学者们是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水墨的:即水墨艺术的表现更多的在于一种绘画的行为而不是理念,水墨绘画作为绘画的一种形式,并非高深莫测,神圣而不可触摸。

  而事实上在西方,水墨艺术的广泛应用与传播主要在于书法及其衍生的范围,与哲学思想并无太多关联,它只是作为概念肯定的必然结果和要素,在艺术方面的表现是作为描述性的教学功能,是实现最终绘画效果的前奏,这种理论在学术上的阐述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

  水墨画相对于油画及其它画种而言具有“快干和便于运输“的特点,而且绘画工具相对简洁,便于携带。颜料是用普通的水稀释墨就可以作画,对于艺术家来讲,在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前,只要准备纸、墨、水就可以了,这就是水墨画所要用到的全部工具与材料。

  欧洲的文艺复兴之前,人们就把水墨叫做来自中国的水墨-“inchiostro di china”① ,可见水墨是从中国传入欧洲的。自1500年欧洲的艺术家大量的使用中国水墨来表现自己的构思、手稿,然后从这些水墨手稿出发创作最终的油画作品,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伦勃朗、达芬奇等,尤其是艺术巨匠达芬奇经常使用水墨创作画稿和素描,并留下了大量传世之作。所以在文艺复兴时期我们就看到了中国水墨对西方绘画方式的影响。

  勿需赘述,在这里也不必为欧洲历史上所有使用过水墨的艺术家列出年表,总之在西方,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很多艺术家都热衷于使用水墨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并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产生,欧洲的艺术家对于中国水墨的使用也从物理性发展到深入探索东方水墨的哲理性;客观地讲,对于中国水墨传入西方不仅仅是对艺术,更是对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都做出巨大的贡献。

  孤立的谈论西方的现代水墨或者说当代水墨其自身的演变,这种说法自然会限制我们的思维,限制对西方水墨艺术发展的完整而全面的理解。这个古老的艺术门类和艺术表现技法一直以来就是不依附于任何绘画方式而独立存在的,是物质的,真实存在的材料与技法。在西方,水墨艺术也是不同于油画而独立存在的。早期,因为其可以快速记录想法的特性,艺术家会使用它作为油画创作的前奏,但在运用、探索与学习水墨绘画的过程中,天才的艺术家们迅速地感受到水墨所营造的简单构架下的强大表现力,从而出现了很多艺术家只专注于水墨绘画,实现了实践性水墨在西方的变革轨迹。如法国艺术家:皮埃尔·阿列钦斯基(Pierre Aleschinski),贝纳尔·布菲(Bernard buffet),亨利·米肖(Henry Michaud)等。

  对东方水墨艺术的探索与研究,使得西方艺术界获得了意外的惊喜,大批的艺术家使用水墨的同时,逐渐探索出独立的水墨艺术语言,并形成自主性和原创性的艺术创作。这在当时的欧洲是具有变革意义的,这种观点在当代西方是被广泛认可和普遍接受的。

  十九世纪初,中国和日本绘画在巴黎公共和私人收藏中的出现无疑对西方当时的艺术风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影响了西方著名的艺术运动及艺术现象如:象征主义,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以及对印象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以及象征主义的艺术家们从东方艺术中学习了独特的平面化二分法的绘画方式以及东方花卉的绘制方式,学习了东方式的线条与平面色彩的分割关系,以及独特的风景画法,这直接导致了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以及象征主义的发展与成熟,从而形成了在西方文化环境下蕴含着东方风情的非常独特精准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毫无疑问是因为对东方水墨绘画的浓厚兴趣而产生的。尽管水墨绘画的技巧在很久以前就传到了西方,但之前并没有受到西方艺术界的重视。

  如果以印象派为例,来阐述水墨对于西方艺术的影响至深,也许更好理解一些。人们对与印象派的认知,主要是来自于印象派的色彩,如果深入研究就可以发现,印象派对水墨的理解和表现已经从偶然转变为必然,除了保持其辅助性绘画的作用外,艺术家们迅速的感受到水墨绘画的独立特性,顺应时代的变革与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将水墨绘画推向高潮,水墨表现的独立性在印象派画家手中才真正开始了其辉煌的现代化旅程。印象派画家使用水墨不仅仅是去勾勒一个想法、一组风景、一组静物或是一幅肖像,印象派的写生方式也不再需要对一个创作提前画手稿进行构图的细致推敲与研究的二次思考,而是转变成富有激情的现场写生,写生作品即为最终作品,这极为符合水墨画表现的特性。也就是在那个时期,水墨包括石墨绘画成为艺术表现的主角而风行欧美的原因。

  印象派时期,虽然水墨画仍然保持其辅助性绘画的一面,但是水墨作为创作媒介,已经被印象派画家广泛使用,水墨画的单纯性将天才的艺术家们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激发出来,很多艺术家不仅用水墨进行创作和写生,更是赋予了它新的时代的意义,呈现出自主性、独立性、风格化,也因此勾勒出印象派画家的创作路径,如爱德华?马奈(?douard Manet),其艺术的升华与使用水墨息息相关,他在创作中大量的使用水墨作为表达的媒介和研究的主体,利用水墨的特性,加强了对比效果;利用“墨分五色“的特点增强暗部的反射与反光,强调光线的明暗对比,夸张的表现甚至超过石墨的使用,他的作品吸收了很多戈雅对于光线的理解,而他则是通过简单而便于使用的水墨表现出来,他的水墨作品已经出现了表现主义的特征,至此,水墨的大量使用成为他之后艺术创作的基础。

  不止于此,19世纪-20世纪,报纸和杂志印刷技术的发展也主要归功于西方艺术家对于中国的水墨运用与表现,也因此而奠定了水墨画在西方艺术领域的地位。因为水墨的单纯性、二维平面式的艺术表现方式便于实现清晰精确的平面插图,为之后印刷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提供前进的可能性。

  艺术家以及插图画家,如图路斯特?莱克( Toulouse Lautrec),泰奥菲勒?亚历山大?斯坦伦 (Theophile Alexandre Steinlein),让?路易?弗朗(Jean Louis Forain)等很多艺术家,用水墨进行创作已是家常便饭,利用水墨的技巧赋予作品在之前他们使用石墨表现时常常找不到的微妙和精确的表现力,当然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他们常常在铅笔稿上在使用水墨,强调突出画面的对比与张力。在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现代绘画里对于材质及工具的混合使用早已经不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只要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艺术的目的,任何工具,任何材料都可为绘画所用。

  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艺术先锋派的出现,水墨画在西方艺术背景下已经完全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及其独立性,并获得广泛的关注,成为一些艺术家经常使用、不可或缺的材料和技法。从包豪斯诞生出来像保罗?克利(Paul Klee),康定斯基(Kandisky)这样的伟大的水墨艺术家也同样改变了艺术发展的进程。德国表现主义画家从马克思?贝克曼(Max Beckmann)到奥托?迪克斯(Otto Dix),从艾贡?席勒(Egon Schiele)到埃米尔?诺尔德(Emil Nolde)到乔治?格罗兹(George Grosz),水墨画更是找到了它存在的理由,这些艺术家们高举社会变革的旗帜,利用水墨的爆发力强烈的抨击社会的困苦与不公;而且水墨单纯强烈的表现力也令这些伟大艺术家的自由精神与思想获得了如诗歌一般地挥洒。

  放浪形骸的艺术家艾贡?席勒(Egon Schiele)对水墨的使用已经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钢丝般的线条游走于水墨之间,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们的困苦生活;德国的表现主义艺术家使用黑白的极限对比表达画面的狂风暴雨,而对于凯绥·珂勒惠支(Kaethe Kollwitz),她深受水墨画的启发,把水墨的单纯与两级的表现力转译到她的油画作品和插图画的创作中,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 但是对于曼雷(Man Ray)来说,在使用水墨时,就不仅仅是把墨迹、笔触和线条作为绘画的独立语言,而且在创作上走向更高的精神层面与纯粹的主观的表达,这也成为他艺术研究的基础即:在禅宗哲学和唯物主义思想之间探索和寻求平衡。曼雷(Man Ray)创作了大量的水墨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读到了自由,性感,嘲弄,散漫....纯净的画面弥漫着神奇的氛围,围绕着神秘主义的光环,毫不违和的说曼雷(Man Ray)对东方水墨的随性挥洒完全达到了中国水墨画精神的至高境界。

  与曼雷(Man Ray)同行,我还要介绍在现代水墨实践中载入了世界艺术史的另外几位重要艺术家:马克?托比(Mark Tobey),亨利?米肖(Henri Michaux),安德烈?马森(Andre Masson) ,东方的水墨艺术是他们创作的灵感来源,他们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学习、传承、发展了东方水墨绘画的技巧,为后继者提供了参考与研究的依据。其中还包括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汉斯·哈同(Hans Hartung),乔治·马修(George Mathieu),阿弗罗·巴萨德拉(Afro Basaldella),朱塞佩·卡波格罗西(Giuseppe Capogrossi),贝纳尔·布菲(Bernard Buffet),他们虽然都是用水墨进行创作,但是却各有风格;劳尔·杜飞(Raoul Dufy),莫利斯·德·弗拉芒克( Maurice de Vlaminck),安德烈.德朗(Andre Derain),皮尔·波纳尔(Jules Pascin Pierre Bonnard), 菲利克斯·瓦洛顿(Felix Vallotton)这些艺术家更接近于具象的表现,他们是用水墨在画面上起到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而菲利克斯·瓦洛顿,和莫利斯·德·弗拉芒克,之前的作品都是色彩很艳丽的,在吸收了水墨作品的表达方式后,前者利用水墨特性加强画面的对比,在强烈黑白对比下,画面色彩衬托得更加艳丽,而后者则渐渐摈弃色彩,或者说减弱色彩的表现,更加突出黑白水墨的印记。

  水墨艺术在西方世界真正飞跃始于毕加索,在毕加索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肆无忌惮地挥舞着水墨的线条一气呵成,随心所欲的驾驭水墨与毛笔(张大千曾经赠送毛笔给毕加索)的状态就好像那些材料与工具原本就是他的发明,在那种畅快淋漓、坚韧霸道的绘画轨迹中,在流动洒脱自由表达的有条不紊中,毕加索的水墨绘画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他利用水墨的细微差别丰富画面,利用水墨的强烈对比抒发豪情;他在色调微妙的晕染变化中宣泄细腻而柔软的风骚诗意。这些表现与性情都是在他的油画作品中探求不到的。

  其杰作“古尔尼卡(Guernica)” 就是他最经典的水墨画之一,单纯的黑与白的强烈对比,不仅加强了画面故事化、戏剧化的效果,而且它所凸显出来的神圣感,更是令人顶礼膜拜。

  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的绘画作品如他的雕塑一样简洁纯净,惊世骇俗,色彩的单纯与形式的提炼是他创作的基础,在笔墨的千变万化中囊括世界于一体,在黑白的节奏里孕育着动人的诗情与力量。观米罗(Mirò)亦是如此,他在描绘五光十色的同时,从来不会藐视传递黑白水墨的纯洁,对其作品的美好感知和无限遐想,都从这黑白的对比以及空间的疏密中洋溢出来。

  如果一定要对水墨绘画技巧在西方艺术中的重要地位进行狡辩和规避,那么让我们再次比较一下伟大作品“古尔尼卡”就可以理解,水墨绘画虽然不是西方艺术的基础语言与技法,但他始终存在并贯穿于西方艺术中,并在西方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变革的关键时期成为其灵感创作创新的源泉。

  在美国亦是如此,水墨画的技巧早已被大家所熟知,除了前面提到的杰克逊·波洛克之外,很多艺术家,即使在使用油画探索黑白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爆发力时,也是更多的去研究水墨,以水墨绘画作为参考和依据,就像弗兰兹·克莱恩(Franz Kline)被称为黑白艺术家,再从威廉· 德· 库宁(Willem de Kooning)、山姆·弗朗西斯(Sam Francis)、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一直到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罗伯特·隆戈(Robert Longo),都可以看到他们作品中水墨绘画轨迹的延伸。

  西方已有的水墨绘画来自于中国,西方现代艺术的变革发展与水墨绘画息息相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水墨绘画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并没有做简单的复制与模仿,而是探索到具有自我特性、纯粹的艺术语言模式,从而摆脱了东方固有形式语言和哲学理念而获得主观表达的自由,这也使得西方艺术家有机会探索崭新的水墨画艺术,重新解读东方,在学习和接受东方艺术的同时,不断的探索诠释水墨画的独立自主性,从而开拓了新的艺术方向。世界艺术的前进总是在给予和获取的反复循环中升华灵感而不断发展的。

  写这样一篇文章并非想要阐述水墨艺术无与伦比的艺术渊源,也并不是想要强调东西文化的孰重孰轻,而是想表达交流传播交融创新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并表明一个观点:任何文化都有其自主性,西方文化在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尝试、传承运用研究的过程中转译并升华了世界艺术的历史,也希望当代的中国,在根植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寻求创新,停止那些无谓的、疲惫的重复,对传统的极端重复成为水墨绘画语言停滞不前的避难所,令现当代中国水墨蒙羞,令创作缺乏生气与灵感。我相信未来的中国水墨绘画,在技术和诗意至上主义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那些有勇气去推动水墨前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也必将永载史册。

  ①意大利文,意为中国水墨或来自中国的水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笑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