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幅抽象油画精品亮相山东美术馆

2018-01-11 16:30:00来源:作者:

  1月11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山东美术馆承办,天和城(天津)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第三区段)抽象——当代中国非具象油画艺术展”于山东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抽象油画作品103件。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从表现、写实、抽象等方面展示了中国油画当今多元发展方面,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当代中国文化理想。2016年,“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第一区段)心像——当代中国油画的表现性学术研究展”、“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第二区段)真像——当代中国写实油画的新发展研究展”皆于山东美术馆展出,在业内和观众中反响强烈。

  2017年初,“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第三区段)抽象——当代中国非具象油画艺术展”启动,得到了全国艺术家的积极响应,共收到675位艺术家报送的2557件作品。经过多轮评选,共有103件作品展出。展览由评委作品、特邀作品和入选作品三部分组成,涵盖抒情抽象、结构抽象、符号抽象与极简抽象等四种类型,较为全面的呈现出中国抽象油画艺术家的真实人生感悟,较为清晰的展示出东方审美的视觉经验。

  著名艺术家、教育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在为展览撰写的前言中表示:“抽象艺术的语言具有跨民族性和跨文化性特征,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思想的一种基础语言。正因如此,它既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并形成新的形态,也可以与世界不同国家的艺术家进行无障碍的交流与对话。抽象语言根植于我们本体文化的特质中,渗透着本土文明的内在思辨,同时,当它面对人类共同的话题时,会以自身独特的文化视角和价值判断,参与到更加广泛的国际化艺术问题讨论之中。”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执行主编殷双喜在其《中国精神与东方审美》一文中写到:“近年来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在中国美协的支持下,连续举办了写实油画、表现性油画的专题展览,而举办全国性的抽象油画专题展览则是21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新现象,它表明中国油画已经进入到一个百花齐放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新时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广阔胸怀。”

  愿以此次展览为契机,警醒、启发、矫枉绘画语言与艺术本质的互洽关系,使艺术的手段和目的达成自洽的和谐状态,自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真正能够呈现中国精神的油画艺术创作生态;增进社会对多样化的艺术观念、样态、语言、作品的了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3月17日,欢迎您前来观看。

前   言

  “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抽象”,这是继“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之后又一次由国家层面发起关于呈现中国抽象艺术发展生态的学术展览。此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及作品,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家这个群体的创作状态,反映出中国抽象艺术现状的基本框架与样貌,为研究中国抽象艺术发展的历史和生态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与大量的资料。

  从20世纪30年代在“西学东渐”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中国抽象艺术家,到85思潮之后始终坚持抽象艺术探索与实践的中坚力量,一路发展至今,在中国抽象艺术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创作群体。这个群体的创作状态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越来越不容忽视。这是一支具有持续爆发力并不断壮大的有生力量,正逐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方向。

  中国抽象艺术的现状并不能简单的纳入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整体状态,它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和现实境遇。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抽象艺术始终处于主流文化和当代艺术的边缘状态。然而今天看来呈现边缘化的状态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是由客观的社会因素与文化因素以及主观的审美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抽象艺术在中国始终难以归纳出某种独立的形式语言、具有影响力的风格流派或推动社会和文化反思的艺术思潮。整个抽象艺术创作群体中的大多数艺术家,还处于表达自身的个体化感受阶段,缺乏对外部世界、社会变革和深层文化的介入和反思。另一方面,抽象艺术在中国的现实存在并没有引起理论界与学术界应有的关注,关于“抽象美”、“抽象艺术在中国”的相关学术争论虽然一直存在,但是在中国主流文化和当代艺术中可以说长期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事实上,抽象艺术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境遇中还没能够完全得以体现。与西方抽象艺术“为艺术而艺术”的纯粹审美观念不同,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开始恰恰是具有强烈的“社会性”,甚至在很长一个阶段具有一定的“前卫”性质。如果说抽象艺术早期在中国的边缘位置是由这些特定原因而产生,那么发展至今天的中国抽象艺术褪去了这种“社会性”的特点,以抽象的名义将具有不同个性的艺术家组合成一个松散群体。这个群体没有共同的宣言,也不承认属于那个团体与流派,甚至对抽象艺术本身采取质疑与批判的态度……而这个貌似松散的“群体”却急迫的需要一种有力的“凝聚”,推动中国抽象艺术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与传统诘问、并与国际对话的广阔空间。

  就近十年而言,尤其自2010年,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Achille Bonito Oliva)在中国美术馆策划《大象无形——抽象艺术15人展》之后,有关中国抽象艺术的各种展览开始呈现出丰富和多样的面貌。由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在2016年策划举办的“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是首次从国家层面组织的大规模专业性展览,是对中国抽象近三十年来发展的一个系统性的梳理。“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邀请了中国有代表性长期从事抽象艺术创作的16位艺术家参展,希望能够比较清晰地呈现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样貌,以及每位艺术家的个案特征。从这个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代中国抽象艺术家继承了85思潮时期的人文理想,义无反顾地追寻独立思想的艺术精神。

  同比,这次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参展的抽象艺术家更倾向于年轻一代,从这次遴选出来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新一代从事抽象艺术的青年艺术家们比之前辈有了更加多元的尝试,尤其作品的媒介、形式、语言和观念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索,虽然还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在语言面貌、风格特征上还有雷同,个人性语言还略显单薄,但其生动蓬勃之势尤为明显。

  抽象艺术的语言具有跨民族性和跨文化性特征,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思想的一种基础语言。正因如此,它既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并形成新的形态,也可以与世界不同国家的艺术家进行无障碍的交流与对话。抽象语言根植于我们本体文化的特质中,渗透着本土文明的内在思辨,同时,当它面对人类共同的话题时,会以自身独特的文化视角和价值判断,参与到更加广泛的国际化艺术问题讨论之中。

  艺术是社会的反映,任何艺术思潮的发生必然有着深刻的社会与文化原因。抽象艺术只有介入这个时代和社会的文化形态,才能够呈现抽象艺术作为人与社会的另一种精神需求,这样才有可能从整体上对中国抽象艺术进行新的价值判断,以此推动一场扩展以至改变人们视觉经验与艺术观念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革命。

  艺术家、教育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

  2017年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笑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