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7年4月8号——5月21日
展览地点:银座美术馆(济南)
出品人:田俊
学术主持:寒碧
展览策划:严善錞
展览设计:武将
展览统筹:李燕 孙夕朝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银座美术馆 《诗书画》杂志
由中央美术学院、银座美术馆、《诗书画》杂志共同主办的“《诗书画》特展:悟——武艺水墨近作”将于2017年4月8日下午3点在银座美术馆(济南)开幕。
序
武艺教授恭写诸如来严相为一集,筹议展览,取名曰“悟”,持命瞻仰而索为序言。其图貌能似古人而不似古人,折算停分极见规矩,运奇布巧非复故常,而身色相好端庄玄妙,青黄赤白淳净温如,可征佛书“随色次第”之足,亦信画史“神授天假”不诬。顾谓之纯粹艺术可,谓之顿渐觉悟亦可,谓之修证菩提乃无不可。其所意得神会,乃在性养情涵,可推善根应感,不离经法化道。本觉而非别,无修而有修,所以命曰“悟”。许书:“悟,觉也。”其理可思。
武艺所觉悟,亦画理之深造,即精潜之才调:安祥内敛而清转松灵,平正深稳而虚淡超妙,不立笔挥洒,不横使才情,不惊神眩视,不“表现主义”。一志得充盈,单纯即无量。朱晦庵评吴道子:“不思不勉,从容中道”,凡纵横变态狂迹颠势,皆默然犁扫,斯儒者之“存心”,譬佛家之“见性”。按《宣和画谱》及《图绘宝鉴》,皆言道子“深造妙处悟之于性,非积习之所能致”。悟之于性其前提,即迷于积习之破除,衡于儒者为节宣存养,所谓“周流无穷”、“不滞一隅”;裁之释教则处心不住,所谓“念念须臾”、“当下即是”。武艺通其理,下笔故无累,灵机运成法,深至成独造,不犯复古人,亦脱略自身,所以能处常得变,乃至于屡变常新,是可称深悟者也。
按梵乘教理入中国,隋唐以来得张大,天台华严各有所称,禅门高挹总持弘广;茲同教若别教、空宗若有宗、小智若大智,至六祖乃益明;使缘起性空之虚往,归明心见性之洞达,其解脱断除之究竟,为上求下化之悲智,与厌离尘世之原教旨,遂相去不可以道里计。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将觉幻妙行回落平实,以竖深横广切至平常,与儒道二家化合同异,尤六经之旨反复人伦。此在思维即明澈,在心境即安乐,在修养即温和,在艺术即游戏神通,类不远搬柴运水,是以空理天理,俗谛真谛,了无泾渭之判,都成日用之源。此中华文化接引西方大圣之建树,亦人文艺术不脱日常生活之法要。爰赘数语记略,相与艺兄黾勉,并祝展事圆善。
丁酉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
寒碧敬题
菩萨·一 94cm×69 纸本水墨 2016
菩萨·二 91cm×70cm 纸本水墨 2016
菩萨·三 90cm×70 纸本水墨 2016
菩萨·七 89.5cm×70 纸本水墨 2016
菩萨·十一 92cm×70cm 纸本水墨 2016
敦煌题材是武艺一直没有间断的创作主题。从职业生涯的首次个展之后,至2010年和2014年出现两次创作高峰,“悟”系列将为该类题材再开新貌。本次作品中,惯有的画面气息未变,但一改往日同类题材的呈现方式,造像完整,淡彩细勾,清空灵透。展出菩萨像、飞天、双修等题材20幅,作品名称列数而呼,非谓法号,其中十四尊菩萨周备朗然,皆独呈一尊,我们将从中窥见画家形式语言的探索渐变,尤其是线条的悠游变化,感受“文本之旅”与“个人经验”在艺术创作脉络中的相生相发。
飞天·一 90cm×70cm 纸本水墨 2016
飞天·二 86cm×70cm 纸本水墨 2016
双修·二 91.5×70cm 纸本水墨 2016
双修·三 87.5×70cm 纸本水墨 2016
武艺
1966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祖籍天津宁河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壁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
中国国家画院实验水墨研究所副所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笑颜